如何處理孩子發脾氣(上)
小朋友常常為了小小事就發脾氣,真的令父母好頭痛!可能我們也曾經聽過或說過:「好喇!你收聲先!」、「你再咁樣以後唔比落公園玩!」、「你咁樣好冇禮貌,要講對唔住!」誰不知小朋友的情緒不單未有冷靜下來,還變本加厲,令父母感到很無奈。究竟如何才有效安撫小朋友情緒呢?
首先,身體語言。此時孩子甚麼都聽不進耳朵,我們可以擁抱他,輕撫他的背部和頭來表達關心,同時預防他傷害到自己和別人。尤其是關係推動型的孩子,他們最強烈的需要是接觸,他們很需要擁抱來得到安全感,就像胎兒被母腹中的羊水包裹著的溫暖感覺。
但是,如果這身邊的成年人只站在遠距離處指出孩子的錯處,如何改正,雖然這都是為了孩子的好,但非理性狀態下的孩子不但聽不進耳,他們接收到的可能是「被否定」、「不被接納」、「不被聆聽」,而令其情緒升溫。此刻真誠地擁抱孩子,這種非語言的溝通更能讓孩子感受被愛。
下一步,調較心境。這裡所指的是爸爸媽媽的心境。面對吵得面紅耳熱,大哭大鬧的孩子,作為大人也真的不容易免疫,說自己定能平靜地面對。但說真的,如果我們的情緒也被牽動,會很容易落入孩子情緒的操控,也未能好好處理孩子的狀況。我鼓勵父母可先延遲判斷孩子的對錯,以一個較高的角度去看他的情緒。
「空穴來風,事必有因」,或者剛發生的事件只是一個觸發點,突然的憤怒可能反映孩子內心的其他情緒,例如恐懼、悲傷、委屈等等…當我們能帶著同理心去看孩子,我們便不容易被孩子的怒氣影響自己。當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,溝通之門才能被打開。
那麼,接下來如何做能將衝突化為親子溝通的良機,讓我們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呢?這留待下次再與大家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