繪本是親子溝通的橋樑!
如何善用繪本與孩子互動?
你的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嗎?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,我們如何善用繪本,做到「小故事大道理」以外,還可以增進親子親密的關係?
來教大家3個小動作,讓你和小朋友在共讀的過程中,能夠引起更多話題。
一、望下
繪本,正正是圖畫和文字的結合。在小朋友閱讀的過程中,除了教他們認字、發音外,可以邀請小朋友發揮觀察力,仔細閱讀繪本的圖畫。小朋友本來就比大人更喜歡讀圖,學齡前的孩子還不認識字,圖畫對他們來說是更是具吸引力,他們憑圖畫記憶故事比聽到的文字更牢固。
所以,我們讀完文字後,不需要急於翻到下一頁,而是應與孩子一起仔細地看圖畫,一起發現箇中的奧秘,看見故事中的小故事。
二、估下
想像力是小朋友的瑰寶。當閱讀故事性較重的繪本時,我們可以邀請小朋友,一同陪伴主角在故事中的經歷,甚至邀請小朋友大膽猜想,主角會怎樣應對。例如: 當主角遇到困難時,他會勇敢面對,尋找方法,還是放棄?我們又可以問問小朋友,如果他是主角,面對同一狀況,他又可以想到甚麼方法來應對呢?
過程中,對小朋友提出的答案,不用太多對錯的判斷,反而藉此鼓勵小朋友勇於表達自己,建立簡單親和的溝通時間。
三、感受下
情緒管理一直是父母渴望小朋友學習的課題。但管理情緒之先,我們要讓小朋友意識自己的情緒是甚麼,它是怎樣產生,有情緒是又應該如何表達,這是都是情緒管理重要的一環。透過觀察繪本中主角的表情,引導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過程中要接納他們的感受,讓小朋友經歷:我可以有情緒,而情緒是可以被接納的。
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