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駁嘴到底想怎樣?
父母們,相信你們也試過,孩子「唔聽教」之餘,還要「駁嘴駁舌」,真是十分激氣!
但是,孩子駁嘴有不同原因,有時是因為不明白、不理解父母的想法和決定;有時是因為把父母「火遮眼」的話聽進了心,感到受傷,以致藉用駁嘴來轉移受傷的感覺。
原因三:混亂掙扎理不清 孩子未能好好表達內心困惑
大家有否試過遇到一些問題,讓內心感到十分掙扎和矛盾?有時候我們都需要點時間,甚至有個人,能在不判斷我們的情況下,細細聆聽和陪我們傾談,讓自己能在過程中,慢慢釐清自己的內心的想法和掙扎。
其實成人需要,孩子也需要。
孩子駁嘴,有時候是因為在對話的過程中,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聆聽,甚至覺得被誤解,不知道要怎樣解釋給父母聽,以致他們採取駁嘴的方式,藉此告訴父母自己的感受。
先聆聽後回應 避免絕對化評論
父母可以怎樣做呢?其實與孩子對話的時候,情況許可的話,可以暫時放下手上工作,或者盡量讓自己可以專注聆聽孩子的心聲,一些會分散注意力的東西,例如手機、電視等,可以暫時關掉。
對話過程中,也可以嘗試多點釐清孩子的說話,避免一些絕對化評論,例如係: 「你次次都係咁,無進步!」、「你一定又係死牛一邊頸,唔聽人講啦!」。因為當小朋友感覺被判斷的時候,他們的心理保護機制就容易觸發,駁嘴的行為就會加劇了。
所以,先聆聽後回應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養原則。無論孩子是駁嘴也好,還是總愛將心事藏在心底也好,每個孩子其實渴望父母的明白和理解,抒解了心頭的結,才有力量去作出改變啊!
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