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學習先機善用讀書4大週期
2020年學生必學的時間管理竅門
孩子可以怎樣提升讀書效率?其中一個關鍵是孩子如何善用時間。
擴大可運用的時間 提高運用時間的效率
首先,孩子要明白,時間大致可分為「最有效率的時間」、「比較有效率的時間」和「零碎的時間」。而通常讀書比較有效率的人,是最懂得運用那些「零碎的時間」。對的時間做對的事,讀書效率會事半功倍,來看看下表:

了解時間管理竅門,提升學習效率
試計算一下,你或孩子一天的生活中,有多少時間是5分、10分的零碎時間?因為這些時間很零碎,一般人並不會十分在意。但是,如果你或孩子能夠比一般人善用這些零碎時間,過了一段日子以後,你會發現整體的工作/讀書效率會提升。
也許你會問,這些零碎的時間如此「零碎」,孩子能有甚麼可作為呢?單叫他們專注、「坐定定」或許已用完這些零碎時間。那麼,讓我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高效的時間管理策略──讀書4大週期。
善用讀書4大週期 提升讀書效率
我們吸收知識,可分為4大階段:

學習四大週期
1. 熱身期
讀書的「熱身期」,在於培養熟悉感和給予學習聚焦點(focus)。要記住,漫無目的地溫習,效果遠遠不如有焦點地溫習。道理其實很簡單,看看以下兩種情況:
i. 給你/孩子3天時間,溫習一本大約200頁的書,然後考你/孩子10條相關問題
ii. 我先告訴你/孩子那10條問題是甚麼,然後再給3天的時間去溫習
哪種情況你會感到有更大的把握感?答案呼之欲出。先看過一些問題,你會知道要把重心放在哪裏。讀書同樣,先看以往的考題,再看一下書本的大綱、目錄等,溫習的時候就較容易把握重點,有方向感後,一切就變得容易多了。而讀書的「熱身期」,就可善用平時「零碎的時間」,去建立對學習內容的熟悉感和把握感。
父母必須謹記,讀書不只有讀書/溫習技巧,協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狀態也十分重要,而孩子對讀書/溫習有方向感和把握感,在學習上絕對是一個好開始。
2. 蘊釀期
大腦是一個有機體,分為意識層和潛意識層。在我們學習後,大腦仍會繼續工作,不斷處理剛吸收的訊息,就好像電腦需要一點時間運算一樣。不知道你是否有試過,當我們遇到一些複雜的問題,思考了很久,還是想不到解決方案,但當你休息一會,或者轉移一下視線,做一下別的事情。過了一段時間,回頭一看,忽然好似有了答案,或者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。
3. 高峰學習期
讀書除了運用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去鞏固記憶外,理解學習的內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理解和記誦都是需要孩子高度集中精神來進行,所以高峰學習期通常是善用孩子「最有效率的時間」。
但怎樣可以協助孩子善用高峰學習期呢?可參考一下以下做法:
1) 準備好一切的文具、書本、去洗手間等,盡量減少讓自己走來走去的藉口
2) 訂立時間表,但起步時可以由小目標開始,例如先將目標訂立在每天溫習4-6小時,循序漸進地增加溫習時間
3) 為孩子尋找支援系統(supporting group),在適當時候成為彼此的鼓勵和幫助。
4) 營造專注的溫習環境,讓孩子較容易進入溫習狀態,建立學習氣氛。
4. 衝刺期
讀書要有外功(如記憶方法、讀書技巧、時間管理等),內功(即精神狀態、心理狀態、自信心等)也是佔很重的比例。很多孩子並不是沒有用功溫習,而是對讀書有太多的誤解,或者平時沒有替自己建立一些良好的學習或生活習慣,幫助穩固自己的心理素質,以致當考試/測驗時,有時是臨場未能發揮自己原本已有的能力,有時是因為一些突發的情況(例如某題用了較多時間去做,以致其他部份未能完成)造成心理壓力,這一切一切都有機會影響孩子考核的結果。
所以,在考試前一天或兩天,我們建議以下做法,可參考一下:
1) 選一些文字的問答題,提筆作答,習慣寫字的手感和速度
2) 一些科目如數學科,有需要用到計算機,可以做一次全份過往的考試題目,讓自己掌握答題時間之餘,也熟習計算機的用法,調節速度
但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,有些要協助他進入考試的狀態,有些需要在考試前有適當的放鬆,有些反而是要讓他盡早休息,使他頭腦保持清醒,靈活運轉。
希望以上的分享,能協助父母適時地替孩子調整學習步伐和心理狀態,讓孩子熱愛學習,享受學習。